西三岔子村:草莓飘香 日子红火 天天观察
(资料图片)
发展特色产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铁岭县横道河子镇西三岔子村利用中央民族专项资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大棚租赁给村民,并引导村民种植草莓,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实现了村民增收。
农户和游客在大棚中采摘草莓
2月17日,走进西三岔子村,只见一排排整齐的大棚映入眼帘。徐晓峰是村里最早承包大棚的村民之一,经过几年的精心种植,他家的草莓品质越来越好。在他家的大棚里,几名慕名而来的年轻姑娘正在采摘红嫩诱人的草莓。
招待完采摘草莓的游客,徐晓峰笑着说:“进入1月份,棚里草莓就开始结果,春节前已经卖了一茬,现在棚里的草莓都是新出的。我家草莓不打农药,全靠硫磺灯预防草莓的白粉病、灰霉病,或者是用烟剂预防虫害。所以,草莓口感好、无公害,很多人来采摘,生意特别好,一年下来,一栋大棚能收入7万多元。”
“这几年,承包大棚的村民发展得都很好,提高了家庭收入。”西三岔子村党支部书记杨爽介绍,西三岔子村满族人口多。2020年开始,村里利用中央民族专项资金230万元,实施设施农业大棚建设工程,共流转土地43.8亩,建设暖棚11座,已全部投入使用。村委会将大棚出租给农户,发展丹东九九草莓、山野菜及反季蔬菜等产业,目前种植草莓9户,种植蔬菜2户。3年来,已累计产出丹东九九草莓10万余斤,山野菜1500余斤,反季蔬菜3000余斤,共为村集体增收23.6万元,承包农户销售特色农产品收益近55万元,累计带动就业60余人,每年吸引约5000余名游客前来采摘观光。
目前,西三岔子村已初步形成果蔬采摘集聚区,村委会将集体收入全部用于采摘区基础设施建设,分别完善了电力、灌溉、道路及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大大提高了采摘区的游客承载力。
“镇党委、政府为扩大我们村果蔬采摘区的知名度,特申请注册了‘西三果蔬’品牌,制作了统一标识,并对果蔬进行了农药残留质量检测,保证产品合格率,巩固品牌效应,进而大大提高了‘西三果蔬’的销售量和影响力。”杨爽说:“下一步,我们要组织草莓种植户到丹东学习控制草莓上市时间的相关技术,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后,我们村的草莓将更先一步抢占市场,获得更大的效益。”
铁岭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海洋
编辑 ▏张美琪 责任编辑 ▏江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