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当前简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为什么用的是俄文?|红色文物中党的成长史

2023-06-26 13:12:01 来源:扬子晚报

编者按: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红色文物中党的成长史》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编著,以红色文物为载体,串联建党百年的重要阶段和节点,写法突破历史的一般呈现方式,文笔质朴感人,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在鲜活而有温度的故事中传导知识,感动人,教育人。近日,微史记频道连载该书部分章节。

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展厅里,对应着《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文说明牌的位置,摆放的是三张有些泛黄的俄文打印纸。许多观众忍不住问,既然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件,为什么用的是俄文呢?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文版


(相关资料图)

1921年7月23日晚8时,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为兴业路76号)开幕,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共13个人,代表全国50多位早期共产主义者。参加会议的还有2位外国人,他们是共产国际代表,即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克尔斯基。陈独秀和李大钊,这两位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共产主义者因故没能来,但对于这一天,他们其实已经等了很久。

7月30日的第6次会议原定是闭幕会,讨论通过包括党的第一个纲领在内的重要文件。一个可疑的中年男子装作走错门闯入会场,引起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警觉,凭借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他建议大家迅速撤离。权威著作《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是这样表述的:“由于代表们的活动已受到监视,会议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于是,代表们分批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没有跟随代表们到嘉兴南湖,因为他们是外国人,容易引起密探的注意。李汉俊没有去南湖开会,他是中共一大会址(望志路106号)的房东,当时已处于法国巡捕的监视中,不便离开上海。何叔衡也没有去,他参加完前两天会议后,于7月25、26日休会期间动身回了湖南。陈公博是携新婚妻子来开会的,因所住的大东旅馆在7月30日夜里发生凶杀案,便于次日离开上海前往杭州游玩。

最终只有10名代表登上了这艘游船,他们分别是:李达、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周佛海和包惠僧。南湖游船上这10位代表,继续商讨7月30日未能完成的议题。经过7个小时的讨论,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等有关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南湖游船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中央和地方机构等组织制度;确定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还规定了党的纪律。

那么,这么重要的文件,为什么用的是俄文呢?

这是因为中共一大召开时,党还处于秘密状态,因此中共一大纲领和会议形成的原始文件没能保存下来。对此,陈独秀曾于1923年8月18日在代表中共中央向第三次代表会议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只能提出关于最近几个月的详细报告,因为其余材料落到上海法国巡捕的手里了,并且由于一个同志被捕,使得所有的材料全部遗失了。”可见1923年前后,党中央在上海曾遭到一次破坏,许多中央档案都遗失了,也许就包括中共一大档案。档案的遗失,使得中共一大的历史一度成谜,甚至许多当年的代表都无法清楚地回忆起来。

这些重要档案到底在哪里?一直到1956年底才出现了转机。

1956年12月,苏共中央把原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档案移交给中共中央。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派人到莫斯科接收了这批共计18箱的文件,其中就有俄文版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这份俄文档案是什么时间由中文译成俄文的,又是由谁在什么时间带到共产国际的,目前无从考证。

中央档案馆筹备处曾将此件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一并送请董必武帮助鉴别。董必武在1959年9月5日的复信中说:“我看了你们送来的《党史资料汇报》第六号、第十号所载:‘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这三个文件虽然是由俄文翻译出来的,在未发现中文文字记载以前,我认为是比较可靠的材料。”

1960年,美国学者韦慕廷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发现了陈公博的硕士论文《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在论文附录中,出现《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英文版)。经对照,纲领英文版与俄文版内容基本相同,仅具体文字稍有出入。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这份珍贵的文献是如何被陈公博引用为硕士论文附件的呢?

中共一大以后,陈公博返回广东,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热情急剧下降。后来竟公然声明拒绝接受党的约束,不再履行党的任务,与中共中央决裂。不久,陈公博便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求学时,陈公博刻意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学理论,试图从根本上推翻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而他在论文的附件中把中共一大讨论通过的这份党纲附上,应该就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

经对照,《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英文本与俄文本的内容基本相同,均为15条;其中第10条内容后,均缺少第11条的序号和内容,其余条文要点基本相同,仅文字稍有出入。两种文本在第11条都有注。俄文本第11条注:“遗漏。”英文本注:“陈的稿本上没有第11条,可能是他在打次页时遗漏了,也可能是由于他把第10条以后的号码排错了。”经过对比两个译本可以证明:中共一大确曾存在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的内容一共名义上15条,现存14条,缺第11条。

这条被“遗漏”或被抹去的内容会是什么呢?目前还没有定论。

根据中共一大的其他文件和党在后来的实际活动来看,有学者认为这一条是有关党的宣传工作的。从行文上看,第9条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应设书记、财务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第10条说的是组织工作;第12条说到地方委员会的财政等要受监督。全文没有专门的条款来谈宣传工作,不仅和一大以后党的实际情况不符,和同在一大上通过的党的第一个决议也是不符的,因此第11条可能说的是党的宣传方针、计划和政策,因为比较具体、秘密,所以不便公开。

在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等文件后,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悄然落幕,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

标签: